這是AMY TEO生活部落格 親愛的朋友,這裡記錄了AMY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到處收集的好文章,與大家分享!!喜歡的內容,請您自行引用,不需告知言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即時刪除,感謝來訪指教,祝您 !!!! 平安健康快樂"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感恩与见证.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感恩与见证. Show all posts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愛籃球更愛上帝 ─ 林書豪
人稱「哈佛小子」的首位台裔NBA球員林書豪,也是1954年以來,第一位打進NBA的哈佛大學畢業生,頂著如此「稀奇」的兩頂光環,難得林書豪卻很謙卑,因為他知道他背後有一股更大的神奇力量,一路在牽引著他……。
對愛打籃球、愛看籃球的人,NBA就是大家的一個夢想。在充斥著黑人,甚至連白人空間都不大的NBA球場上,突然冒出了一個台裔青年,而且還是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這會不會太神奇了一點啊!
神與他同在
陪同林書豪來《真情部落格》錄影的媽媽吳信信說,有一次林書豪在場上打球,一路把失分追回,到最後反敗為勝,連和他同隊的小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議,跑來問林媽媽說:「Jeremy是神嗎?」很有智慧的林媽媽就回答說:「Jeremy不是神,但神與他同在。」這麼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出「信仰」在林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林書豪愛打籃球,要算是林爸爸的帶領。本身是籃球迷的林爸爸,自小就訓練三個孩子一起打籃球,所以林書豪從五歲開始,就已經在籃球場奔馳!
和很多華人家庭一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十分嚴格,但林書豪天生的資質,讓他在體育和課業兩方面,都能夠游刃有餘。林媽媽說:「每次到球季的時候,時間真的是不夠分配,我們就會特別叮嚀他,課業絕不能退步。」孩子的主權在神,父母只是管家,吳信信和先生很堅持學生應該把本分做好,其它的就讓他自由發揮。所以當林書豪哈佛大學畢業後,希望能挑戰NBA時,父母並沒有攔阻,雖然中國人要在NBA闖出名號是件很難的事,但他們還是很支持林書豪去圓這個夢。
挫敗使人成長
現在媒體和球迷看到林書豪,都是一片讚賞聲,但他自己知道,背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而且很多挫折失敗,都是鍛鍊他,使他成長的動力,這些辛苦外人是不會知道的。
例如高中畢業的時候,他雖然帶領球隊拿下冠軍,媒體還評選他為北加州Division2 的年度最佳球員,但竟沒有一所NCAA(美國大學運動聯盟)一級聯賽的大學,願意提供他獎學金。「我真的很想上史丹福大學,它就在我就讀高中的對面,從小我就把史丹福大學球員當作偶像,但卻申請不到獎學金。為此我禱告了六個月,事實上哈佛是我最後的選擇,但是神將其他的門都關上,很清楚讓我知道祂要我去哈佛。我現在回頭看我能瞭解原因,也很感謝。」
哈佛小子
哈佛並不以籃球聞名,林書豪進去正好被籃球隊重用,也幫他打下知名度,更遇到非常賞識他的教練,這些點點滴滴的安排,都是他原本想像不到的。
在哈佛主修經濟,副修社會學,是人人眼中的金童,但他卻選擇艱辛的一條路,投入NBA的選秀會,這又是他另一次試煉。
「當時我覺得很生氣、很懊惱,因為我覺得我打得很好,也被告知很有機會,有些隊伍也說要引援我,或將我放在考慮中,但結果卻是沒有。達拉斯小牛隊的總裁是位很棒的基督徒,上帝透過他對我說話,他說要知道神對我有一個很完美的計畫,這可能只是小石塊要挪開,或小障礙要跨過,但神是掌權的神,這是他對我的提醒,同時也邀我去參加夏季聯賽。」
不放棄的他,果然在夏季聯賽中有極佳的發揮,包括達拉斯小牛隊、洛杉磯湖人隊、金州勇士隊等,都表達爭取他的意願。經過禱告後,林書豪選擇家鄉的勇士隊,並以上帝的數字「7」作為球衣號碼。「我一直都想打進NBA,當這一切都成就時,我知道神一直都在預備我。我心中很明白這是神現在要我做的,是祂為我命定的。失敗的時候,我想到很多聖經經節,最喜歡的是羅馬書五章3-5節,那裡講到苦難如何磨練品格,產生忍耐。所以每當我被擊倒時,我會試著再站起來,重新來過。祂使用苦難來引導我們更親近祂,更專注於祂。」
NBA有苦有甜
雖進入了夢寐以求的NBA殿堂,也相信一路是上帝的帶領,但還是會有困惑和艱難的時候。「每次比賽後我就禱告求問神,祂的目的是什麼?為何我現在會在這裡?我確實有跟神一直在角力著,祂使我謙卑下來。過去一年對我而言是很艱難的一年,但也是我花最多時間在神面前的一年,我能見證越是艱難的時候,祂真的是每一步與我同行,帶著我走過想放棄的每一刻。」
然而周遭有很多疑問和雜音干擾著林書豪,但感謝主,他身旁的家人、教會的朋友、經紀人等都是基督徒,大家同心合意為他代禱,認為他應該專注在真理上,不要跟世界的方向走。但中間的拉扯、煎熬,若不是過來人,是很難去體會的。
神給林書豪一個特別的位置,例如,他不是個善於在鏡頭前表達的人,但在NBA卻是一個比球技也比魅力的環境。神教導他要去擁抱它,帶著正確的態度去應對,現在他面對鏡頭很能夠侃侃而談,充滿自信。有很多機會到各地比賽,見識到很多花花世界,但信仰成為林書豪得以站立的後盾,甚至種族問題在他身上都不曾發生。「比較多的歧視是在大學裡面,但當我進入NBA並沒聽過這些話語。事實上過去這一年,我得到更多從人而來的尊重,很多球員用他們的方式來支持我、鼓勵我,甚至我從未見過面的球員,都會走到我面前來恭喜我。」
生命次序很重要
面對榮耀時,林書豪很謙卑;面對困難時,林書豪很勇敢。林家的家庭教育,可以說打下的信仰根基,讓林書豪顯得更與眾不同。「他們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教我要先愛上帝,甚至在學校課業之上,在運動之上,還有在家庭之上,上帝就是一切。我們的優先次序, 還有我父母的優先次序,他們總是告訴我這一切都非常棒,但如果你跟神沒有好的關係,這都沒有意義。」
剛和勇士隊簽約時,林書豪彷彿站在雲端,因為他的夢想實現了!但後來太多的關注和壓力,表現不如預期,連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更擔心會被球隊淘汰。後來,他被球隊下放到發展聯盟(Development League),難道這就是結局嗎?
「我給自己凡事都要做好的壓力,迷失了打球的目標。在我剛簽約的時候,有太多媒體、球迷,我覺得我每一場球都要打好,這樣大家才會高興,但難道這是我到了不再打球之前,一直該面對的掙扎嗎?我還是活在肉體中。我必須真正瞭解,我不是為球迷打球、家人打球,甚至不是為我自己來打球,我真是要為了榮耀神來打球。當別人看到我打籃球,他們看到我打籃球的方式,我怎樣對待我的隊友、對手……,這都反映出了神的形像、神的愛。這些是我該試著去專注的,多過必須贏球。」
那段期間,林書豪心情低落,不想再打球,對比賽失去熱情。「有時候我甚至在被窩裡哭,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做,覺得很無助。我很快地察覺到在NBA打球,不都如我所想像的,它只帶給我短暫地快樂,但很快就沒了!」聖靈光照林書豪,他要找到永恆的喜樂,而不是短暫的快樂,關鍵是在於他太專注於籃球,而不是神……。
「當我表現不好時,回家後心情會很差,我所有的快樂,完全取決籃球場的表現。我開始省察自己的定位在哪裡?是NBA的球員還是在基督裡?我必須把自己交給神,我要謙卑。在發展聯盟時,有幾場球打得很好,比賽後我打電話給哥哥,他問我怎麼辦到?我只能回答說我不知道,只覺得神在那兒掌控著我。」林書豪笑著說。
繼續享樂
現在到哪裡, 都會有人問林書豪,如何才能像他一樣,將從小的興趣變成專業?「樂趣吧!像小時候我媽逼我彈琴,我不喜歡,很痛苦,但從打球中,我卻找到樂趣。」這真是給天下父母一個很大的啟示。幫孩子找出他的樂趣,比逼他學出興趣,可能更容易接近成功一些。
林書豪表示,若有一天他必須高掛球鞋,他不會去華爾街當金童,而是要去傳福音,做個傳道人,或是社福團體的志工。但在這之前,他還想盡情享受籃球帶給他的快樂,因為NBA也是上帝的禾場,他要為主多作見證。
轉貼自愛籃球更愛上帝
Friday, April 15, 2011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七個不能

七個不能 陳述榮
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詩一一五:4-7)
神是獨一的真神;祂所賜的十誡中的頭一條就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緊接就是:“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可是聽者藐藐,神的百姓常離棄真神而去拜偶像,遭神震怒,降災與他們,甚至被擄到外邦事奉假神。苦不堪言!
詩篇第一百十五篇對偶像的描寫,實在發人深省。
一.有口卻不能言
神造人有口,為的叫人能說話,能吃東西。像嬰孩一生下來,口中就有能力吃奶。口能吃奶才能長大,否則就有生命危險。另外,嬰孩一生下來不會說話,但能夠哭,慢慢就會學說話了。
偶像有口不會說話,不會吃東西。人人都有口,但罪性在人生命中作王,口會說話,卻多說謊言,多說詭詐的話。作詩的人說:“說謊的嘴脣,和詭詐的舌頭啊,要拿甚麼加給你呢?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的炭火。”但主耶穌基督降世,為要拯救罪人;人一悔改信主,重生得救,生命改變了。改變了生命的人,才會說: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詩一九:14)
主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吃神的話,比吃食物更重要。食物只能養我們身體,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神的話是餵養我們靈命,靈命卻是永恆的!所以,基督徒必須日日靈修,吃神的話。有神的話才能傳講神的話。先知書記載“神叫以西結吃祂所賜的這書卷,充滿肚腹。以西結就
吃了,口中覺得其甜如蜜。”(結三:3)難怪約伯說:“我看重祂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伯二三:12)
二.有眼卻不能看
神造人的眼睛就是叫人瞻仰神的榮耀。人的眼球黑白分明,叫人對是非好歹有清楚的分辨力。但罪入了人心,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基督耶穌降世,將神的大愛顯明出來,不僅醫好了肉眼的瞎子,使他們能夠看見。更因祂的福音生命之道,叫信祂的人,“照明了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一:18-19)
主是真光,“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約三:19)先知書也說:“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他們因受賄賂,就稱惡人為義,將義人的義奪去。”(賽五:20-23)
慈愛的神,公義的神,願意萬人得救,不願有一人沉淪。故叫信徒去,“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一六:15-16) “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魔鬼〕權下歸向神。”(徒二六:18)
三.有耳卻不能聽
神造人的耳朵,是叫人能聽祂的話。偶像有耳卻不能聽。但始祖亞當聽從了魔鬼的話,受引誘吃了禁果,
以至遭受咒詛,直到了死歸於塵土。
神是憐憫人的神,當祂的百姓在埃及受督工的轄制時所發的哀聲,祂聽見了,就差遣摩西去拯救。可知,神是無所不在的神,祂的耳朵遍聽全地,人的哀聲祂必垂聽,施恩拯救。
以利亞是大有名的先知,卻因耶洗別一句威脅的話,逃命求死,幸兮他聽到“神微小的聲音”(王上一九:12),再壯膽遵行神命“膏立了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他,膏立了耶戶作以色列王。”(王上一九:16)
基督徒要懂得聽神的話,才能遵行神的旨意,蒙神的喜悅。“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
像受教者一樣。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賽五○:4-5)
主在世時,有人帶著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見耶穌,耶穌領他離開眾人,用指頭探他耳朵,吐唾沬抹他的舌頭,望天嘆息說:“開了吧。”他的耳朵就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可七:32-35)眾人分外希奇,祂連聾子也叫他們聽見,啞吧也叫他們說話。主啊,求你開我的耳竅,會聽從你的道。
四.有鼻卻不能聞
神造人有鼻子,而且“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二:7)鼻孔的職能是呼吸,
能呼,能吸,人就有生命;氣息停止,斷絕,人就死亡了。呼吸也可代表基督徒靈命的禱告。當神的靈進入人心,人就會禱告與神說話。禱告是靈命存活的呼吸。
鼻子的功能是聞香臭。古話說:“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空,久而不聞其香。”世界罪惡橫流,人如果在其中久而習慣,就不以罪惡為恥了!
主降世顯出神的聖潔,祂教人離棄罪惡,分別為聖。一個有新生命的基督徒,言行舉止都願向主耶穌學習,生活就會離棄鮑魚之肆,而進入芝蘭之室,無形之中,帶給人的是馨香之氣。
保羅未悔改歸主前,是殺害基督信徒的,但他悔改蒙恩後,他見證神恩:“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也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後二:14)
五.有手卻不能摸
神造人的手,是叫人遵行祂的命令作工。神把亞當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但因違背神的命令受了咒詛,“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創三:19)。罪入世界,手成了殺人的武器。人類第一個家庭的悲劇:
“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創四:8)
想到中國歷史,世世改朝換代,就是殺,殺,殺。過去在四川成都少城公園,存有張獻宗寫的七殺碑,其文曰:“天賦萬物以與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可說,人類的手是頭顱鮮血染紅的手。
主耶穌降世,祂的手醫治了多少病痛的人,祂的恩手更代替我們人類犯罪的手,被釘在十字架上,為的是贖了人類的罪。聖經教訓我們“不可殺人”,甚至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約壹三:15)
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太五:44-45)保羅也說:“我願男人無忿怒,無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提前二:8)但願主使我們的手成為禱告的手。
六.有腳卻不能走
神造人的腳,是要叫人行走。腳腿若癱瘓,怎能行走呢?“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主赦免他的罪,叫他起來行走回家去了。”主有權柄,叫瘸腿的行走。
主的門徒彼得和約翰,曾奉耶穌基督的名,叫一個生來是瘸腿的起來行走。他歡喜的跳起來,走著,跳著,讚美神。(徒三:1-8)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一○:15)主復活升天時,給門徒的大使命是“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八:19)
保羅說:“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全副軍裝之一,是“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弗六:10-11,15)
“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弗二:17)傳福音是搶救人的靈魂,刻不容緩啊!
七.有喉嚨也不能出聲
神造人的喉嚨,是叫人歌唱,讚美神,因為神看人為寶為尊。但人生短暫,多有苦難。神人摩西祈禱:
“求你使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約伯可謂受苦至極,有時發出軟弱之言,但仍能說:“造我的神在哪裏?祂使人夜間歌唱。”(伯三五:10)也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伯一九:25)終於黑夜過去,神的賜福來到,是加倍的賜福他。
(伯四二:12)
我們受苦的時候,主同在必作我們心裏的力量。所以,受苦,為義受苦,應視為老蚌生珠。歌唱,歌唱,
必能得勝。在基督裏的愛是凱旋的祕訣。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一三:15)
親愛的基督徒啊,神賜我們的耳,目,口,鼻,手,腳,喉嚨,不要成為偶像的那些!應各盡其職,建立
基督的身體,榮耀神!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卫理公会洗礼,转会仪式
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m not shouting “I am saved”. 我并不是在叫喊着 “我是得救的 ”
I’m whispering “I get lost!” 而是在低声的说 ” 我曾经迷失过 ”
“That is why I chose this way.” ” 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 don’t speak of this with pride. 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比你高一等
I’m confessing that I stumble 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
and need someone to be my guide. 所以我需要一位生命中的向导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m not trying to be strong. 我并不是在显示自己很强壮
I’m professing that I’m weak 而是在承认自己的软弱
and pray for strength to carry on. 并祷告寻求继续前进的力量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m not bragging of success. 我并不是在吹嘘我的成功
I’m admitting I have failed 而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and cannot ever pay the debt. 并且没有能力偿还所背负的债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m not claiming to be perfect. 我并不是在自我宣称我是完美的
my flaws are too visible 而是让你看到我生命中的瑕疵是这么的明显
but God believes I’m worth it. 但神相信我是有价值的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 still feel the sting of pain. 我还是会感到痛如针刺般
I have my share of heartaches 但我有神来分担我的心痛
which is why I seek His name. 所以我会继续寻求祂的面
When I say…”I am a Christian”,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I do not wish to judge. 我并不是在评价你
I have no authority. 因为我没有那样的权柄
I only know I’m loved. 我只知道我是被爱着的
作者:卡若尔.魏莫(Carol Wimmer)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效力于AC米兰的基督徒卡卡 “我属于耶稣”

现年25岁、目前效力于意甲AC米兰队的巴西球星里卡尔多·伊泽森·桑托斯·莱特·卡卡(Ricardo Izecson Santos Leite Kaka)在去年12月的国际足联投票中,击败阿根廷球员梅西和效力于英超曼联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小小罗),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卡卡在夺奖后坦言获得世界足球先生超出了他孩提时代的梦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夜晚,从小我的梦想仅仅是能够一直为圣保罗踢球,但现在上帝给予我的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梦想。”卡卡激动地说道。
上月在日本举行的俱乐部世界杯赛决赛中,卡卡穿着一件写有“我属于耶稣”的短袖进行比赛,比赛胜利后,这件衣服随后被送给巴西总统卢拉。
卡卡休闲时候会和家人经常去教堂,经常捐助,睡前习惯阅读《圣经》,喜欢福音音乐。当被记者问到你怎么看待你的未来时,卡卡答:“我的未来在上帝手中。”
卡卡信奉上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巴西天才少年每次进球后都会竖起双手的食指,指向天空,这名虔诚的基督徒要把每个进球都献给耶稣。
卡卡的这个动作颇有深意。小时候,卡卡在一次跳水时出了偏差,导致脊椎骨节破损,这本有可能导致他足球生涯的终结,但他坚持了下来。卡卡相信,是耶稣的力量让他康复,并且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每次进球后他双手指天感谢耶稣的恩赐,2004年随AC米兰称雄意甲后,他穿着一件特意准备的庆祝短衫,上写“我属于耶稣”。
现在卡卡仍然保持着这个信仰,德国世界杯上,碰上巴西的球队最好祈祷卡卡不要做出这个手势——一旦卡卡感谢上帝,他们就只能灰溜溜地品尝被进球的苦果了。
基督徒卡卡热爱读书缺少绯闻让小报记者沮丧
南美足坛历来盛产那种狂放不羁、自由散漫类型的球员,但是目前在巴西队占据主力位置的卡卡,却经常文静得像是一个公司白领。与罗纳尔多或是卡洛斯这些热衷于夜生活的国家队队友相比,卡卡却更愿意将时间花在阅读各种书籍上,尤其是睡觉以前。从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雅皮士”那种年轻化、城市化和专业化的内涵。
卡卡的这种特点与他的家庭背景大有关系,由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卡卡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平时有空就会读圣经。因此在成名之后,卡卡并没有像那些曾经历贫困生活的巴西球员一样选择放纵的生活方式,而是继续以平静态度面对职业生涯的变化。
无论在圣保罗还是米兰,英俊的卡卡身边都不缺乏异性追求者,但他并没有在美色的诱惑面前迷失自己。这一点让小报记者们感到十分沮丧,因为卡卡实在不是一名能够制造出绯闻的球员。在卡卡去年底举行的婚礼上,最为抢眼的反倒是罗纳尔多身边的新女友。不过这样一种洁身自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卡卡会失去巴西球员独有的那种灵气。作为巴西队中前场“魔幻“二加二”方”中的一员,卡卡将在球队的卫冕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卡卡超级基督徒电话录音毋忘上帝
AC米兰球星卡卡甚至在其手提电话留言信箱中也提到信奉的上帝,他在录音中说:「这裏是列卡度(卡卡名字),请在信号后留言,上帝保守你。」
讲起信仰,原来卡卡的国家队队友阿祖安奴,最近也信了在巴西十分流行、教义接近新教的福音教会,并已经受洗。阿祖安奴於周中对波图的欧联赛事射入第一球后脱掉球衣庆祝,其底衫上写《圣经》章节「腓立比书4:13」。经文大意是通过上帝赐予的力量。该名前锋在该仗连中三元,莫非便是靠信仰的力量?
洁身自好的基督教徒
卡卡是一个谦逊的男孩。卡卡严格履行教徒的职责,排斥婚前性行为。就在去年,卡卡和相爱多年的18岁少女卡罗琳娜,他们在圣保罗一所教堂内完婚。
虽然卡卡被称为“巴西的小贝”,但他一向低调,在巴西的婚礼并没有大肆铺张,也没有针对媒体故意曝光增加知名度,处处都显现出来基督教徒的节约品质。
身处帅哥美女云集的意大利,面临众多美女的围绕和纠缠,卡卡这份洁身自好实为不易。
摘自--《基督徒明星最新动态博客》 网址: http://blog.sina.com.cn/xinshang123
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Wednesday, August 4, 2010
Friday, June 11, 2010
舞出真我~Van Ness 吳建豪
goodtv — February 04, 2009 — 2001年以「流星花園」一劇踏入演藝圈,並以F4成員身分正式出道的VanNess吳建豪,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星馬、日本等地;從一個在L.A長大的ABC男孩,搖身一變成為風靡全亞洲的超級巨星,在VanNess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代價,讓他換來今日在演藝事業上的非凡成就。邁入三十而立的VanNess,選擇從「心」出發,走過五光十色的演藝圈,經歷無數名利誘惑與大起大落,在他人生最茫然之際,遇見了上帝...基督信仰改變了吳建豪以往隨著世界而轉的價值觀,找回最真實的自己與最單純的起點,VanNess學會感恩,重拾真愛奇蹟與親情可貴;也因為篤信上帝,更讓他演藝圈中,活出一個不一樣的生活態度。
Tuesday, June 8, 2010
被釘在十字架的袮 - 愛在四月天,祝福一整年 - 李晶玉 巫啟賢 莊明達
JilinWang — April 06, 2010 — 基督徒藝人聯合主辦的「愛在四月天,祝福一整年」聯合佈道會(見圖,陳冠勳攝),四月三日晚上,於國父紀念館盛大舉行,超過一百位基督徒藝人同聚一堂宣揚主愛。當天雖然下著滂沱大雨,卻看見藝人們穿著雨衣熱情服事民眾,吸引超過五千五百人與會。
孫越叔叔在台上分享時表示,每一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故事,唯有把基督當成一家之主時,才能使一家人融合在一起,互相包容,彼此接納。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洗淨一切罪惡,擔當所有的軟弱,接受耶穌的愛才能修補內心的傷害。他說,很希望每一位坐在台下的人,都能成為自己在主內的弟兄姊妹。聖經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耶穌已從死裡復活,勝過死亡,將永生的盼望賜給信祂的人。
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寇紹恩呼召時,現場滿是舉手接受耶穌的人。他說,今天所有來到這裡的藝人,沒有大小牌之分,他們全都是甘心為主付出的基督徒,願意獻上所有,只為讓耶穌基督得榮耀。耶穌已經復活了,祂是大有能力的主,在祂沒有不可能的事情。接受耶穌進入心中,就可以重生得救,這樣極美的祝福、永恆的愛是神的應許。
聚會結束前,眾藝人齊上台,佳音教會主任牧師葛揚明帶領所有人一起作結束前的禱告。葛牧師說,一百多位基督徒藝人聚在這裡為主作見證是神蹟,神的手要觸摸每一位來到現場的人。接受耶穌可以帶來生命真實的改變,受病痛壓制的將會得釋放。心中有勞苦和重擔,在耶穌裡可以得安息。現場充滿感人的得救歡呼聲。
當天精采的活動包括有TBC舞團活力四射的演出,詞曲創作人劉偉仁帶來他的精典創作歌曲《如果還有明天》,曾在五燈獎節目中獲得五度五關肯定的佳音教會許惠美牧師,帶領佳音合唱團演唱《我知誰掌管明天》。薩克斯風家葛揚忠與蕭東山一起合奏《奇異恩典》,星光班及超偶的歌唱選手也一起合唱《不住感謝,不停讚美》詩歌。還有蔡琴、璽恩、巫啟賢、周子涵等人的歌唱演出。
Wednesday, April 21, 2010
Friday, January 22, 2010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圣诞崇拜
Monday, December 21, 2009
Thursday, October 29, 2009
关心妍颁奖礼上说:“感谢主”

» 关心妍献唱《爱是不保留》。
今年年初首次获香港无视颁发“十大劲歌金曲奖”的关心妍,上台领奖时激动落泪,虽然在颁奖典礼上发生了“拿错奖”的乌龙事,但她在台上仍不忘说一句“感谢主”,把荣耀归给神。
6月12日晚,关心妍来到温哥华--这个她成长的地方--举行见证布道会,与观众分享她入行前后的经历,以及神如何带领和改变她。
神用三年的时间装备了我
20岁那年,凭着漂亮的声线赢得“加拿大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心妍不久后与唱片公司签约,进军香港乐坛。和许多歌手一样,虽然有实力,但若没有人赏识,出唱片、开个唱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心妍签约后,苦等了三年,仍没有机会灌录一张唱片。
在那段日子里,她唯有学乐器、音乐来准备自己;后来得到哥哥的鼓励,心妍积极参与教会生活,在那里更深认识信仰,也参加了敬拜队的事奉。
“现在回头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神要我等三年。娱乐圈是一个很复杂、很容易感到空虚和迷失的地方。神装备了我的心,使我日后不易行差踏错。”心妍说。
走过事业的高低起跌
接下来的两年,机会终于来了,她出了四张专辑,又在红馆开个唱,事业攀上了高峰。就在她的歌手生涯最精采的时候,不幸的事却接二连三发生,经理人走了、合约出现问题,在短短几个月中,她的人生从高峰跌入谷底。
一下子,心妍失去了人气,接下来的,是旁人的冷眼旁观和嘲笑。“那段日子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我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放纵自己,去吸毒或饮酒。但感谢神,祂在我未红的时候装备了我的心,祂也差派了很多福音歌手,像天使一样在我身边支持我。”
受到这班福音歌手的鼓励,心妍开始到各教会、学校传福音,又到医院、监狱、第三世界国家探访。神透过这些事奉开阔了她的眼界,心妍也自此立志日后再有机会走红,不会再为金钱或名利去拼博,而是带着事奉神的心,用神给她的恩赐去唱,告诉所有人神就是爱。她也暗地里祷告,若有一天有机会领奖,上台一定要说一句:“感谢神!”
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说:“感谢主”
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她先得到新城所颁的奖项,可惜她说那句“感谢神”的片却被剪了。她再等候无视劲歌金曲的机会。由于之前她曾拿过“十大劲歌金曲杰出表现”的铜奖和银奖,而她又觉得自己应该没有机会得到“金曲奖”,于是便把所有希望放在“十大劲歌金曲杰出表现”的金奖上。
怎料,她在颁奖礼当天因感冒吃了抗生素,身体状况十分疲乏。当司仪曾志伟宣布“十大劲歌金曲杰出表现”金曲奖时,她没有听清楚得奖者的名字就上台领奖,霎时间全场安静,原来她「攞错奖”。
心妍十分尴尬地回到座位,她说:“我当时十分害怕,坐下后向神祷告,因为这件瘀事,第二天一定会出现在各大报章、电视、收音机上,我不知道要怎样面对...”但是奇迹发生了,紧接下来曾志伟宣布第四首金曲,原来得奖者正是关心妍。
心妍怀着惊喜交集的心上台领奖,“我当时十分感动,到台上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自己的使命,是要说一句‘感谢神!’。”
心妍最后以《爱是不保留》一诗歌总结她的见证,她相信耶稣基督的爱可以改变一切,神也掌管她生命中的一切。会上有新来的朋友听了见证后决志信主,聚会在恩典中落幕。
Tuesday, October 27, 2009
Friday, October 23, 2009
张秀梅牧师
Thursday, September 17, 2009
蔡少芬以色列走苦路见证耶稣改变生命


图解:1. 蔡少芬背着十字架走过苦路,想着认识耶稣给她人生带来的改变,心里充满感恩。
2.在哭墙前蔡少芬情绪激动。
3.十四角星图案是圣婴降生的标志,也是耶稣出生的地方,蔡少芬近距离接触这地方很感动。
蔡少芬是香港艺人中著名的基督徒,她的信仰见证被广泛传扬,给许多弟兄姐妹恩典。3月26日至30日,一档她踏足以色列,走耶路撒冷里耶稣生命中最后的一段苦路的电视节目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此姐妹是香港无线电台《向世界出发》的系列之一,其中包括许多香港演艺名人到世界各地的节目。3月26日至30日,《蔡少芬—以色列》一连四集藉香港翡翠台播出,一些弟兄姐妹通过电视或网络进行了收看,有良好的回应。
片中,为了见证耶稣基督的一生,蔡少芬踏足耶稣诞生的伯利恒、亲眼目睹当年耶稣诞生的马槽,再来到耶稣成长的地方拿撒勒。耶稣27岁那年,就来到约旦河受浸,耶稣受浸的意义就是为了展开他对世人救赎工作的序幕。耶稣大约30岁的时候离开拿撒勒,去到以色列北面的加利利湖传道,亦是“五饼二鱼”圣迹发生的地方。
一幅举世知名的艺术作品《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被出卖之前,与门徒享用最后晚餐的情况,蔡少芬来到位于耶路撒冷锡安山“主餐楼房”,了解当年的真相。
最后,蔡少芬亲身背起80磅重的十字架,走过耶稣生命中最后的一段苦路。苦路是耶稣受难前走过的最后一段路,一共有十四站,亦是耶稣死前十四个最重要的时刻。耶稣在第一站定罪、第二站背起十字架,开始为世人踏上受苦之路。第十二站是一个圆形的小洞,据说就是十字架矗立的地方。
蔡少芬说:“当我伸手去摸十字架矗立的地方时,我就好像抚摸到耶稣身上面的伤口一样,我真的很想把这个千古的伤口抚平…成为基督徒这么多年,今日终于可以走完耶稣所行过的苦路,我的心非常激动,这亦是我生命中非常难忘的一刻…”
站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背起80磅重的十字架感受耶稣走过的苦路,这让蔡少芬情绪激动,又再次想起她未认识主之前的痛苦,甚至曾经厌恶自己、放弃自己,但认识耶稣,使她成为新造的人,走出阴暗。
蔡少芬的父母早离异,跟母亲与年长一岁的哥哥生活,在不稳定的单亲家庭,她与家人经常要“走路”,不断搬屋与转校。跟唯一的兄长,两人互相憎恨,为争五元她出“抓”令兄长满身血。学校里她靠请同学食早餐与送礼物以换友情,她说:“所有的爱好似要交换!”她这样过了童年。
95年前一段日子,她自觉没有价值,好像垃圾,甚至想自杀了结生命。她说:“耶稣基督的爱让我听到一句说话‘你不要便给我’,我好感动,决定将自己交给了耶稣基督。”认识耶稣令她感到温暖与生命的价值,学懂爱人与被爱,虽然每一步也会有苦有难的地方,但感受到生命其实很漂亮
Tuesday, September 15, 2009
鄧萃雯的見證

鄧萃雯的見證
撰文:趙潔儀
什麼是幸福的位置?
一張舒適的床?一個溫暖的家?抑或是一段美滿的感情?
鄧萃雯窮盡了上半生的精力,追逐這三個層次的幸福。
成長於破碎家庭,自小不快樂。長大後,「有毛有翼識飛了」,試過沉醉自由,試過迷戀愛情,試過……「用盡所有方法走我的人生路,結果一塌糊塗。」
放緩了急速的步伐,驀然回首,方發現最幸福的地方,原來一直在身邊。
*******
細個「無人要」
年輕的父母不懂得照顧她,鄧萃雯自小就跟爺爺嫲嫲住。「五歲時,父母到來吵架,從此再無機會一起住。」成長環境從來都不由自己選擇,「那年代離婚好怪,我想乖,但別人總戴著有色眼鏡,同學的父母們都不想他們跟我玩。」回到家裡,雖然有叔叔姑姐鍚,但依然覺得寄人籬下。「爺爺嫲嫲話:『你再唔聽話就走』,我無地方去呀,無人會要我。又唔准駁嘴,點鬧點錯都要承受,覺得自己好可憐。」
廳中的木板櫈床是她唯一的小天地,「當全家人睡了,才有自己的時間。夜晚諗諗吓覺得自己好悽涼,就躲在被窩內哭。」總是孤伶伶一個人,「樣樣都自己諗,問自己答自己」。身邊最好的良伴,就只有電視。「可能我不喜歡現實世界,好易投入另一個世界,幻想做戲中第二個人。」
生活得不快樂,也試過打電話給爸爸,說:「我想跟番你住呀!」可是,電話聽筒的另一端,卻傳來了嬰孩的哭聲,原來爸爸早已有第二頭家。連唯一的後盾也沒有了。
我想飛
抑壓的情緒萌生了一個念頭:「將來有毛有翼一定走!」看報紙,知道明星經常要通宵,「好,就入娛樂圈」,動機是盡快離開屋企。中五畢業後,投考無線無線藝員訓練班,結果順利入行。跳進另一個地方,飢渴的尋找著夢寐以求的獨立自主,誰知這個地方更不安全。「我以為自己夠強壯,但一個女仔不懂得待人處事,面對陌生的環境,唯有一路行一路撞。跟著遊戲規則,公司話做乜就做,開唔開心都唔知。」
「細個不准去夜街,入到娛樂圈就有咁夜去咁夜。我最鍾意去disco,玩到癲晒。到現在都不了解自己內向或外向,鍾意玩,又不是outgoing;不會不出聲,又不懂跟藝人gathering,為工作就得。TVB叫我去Ball,好多年都推,這幾年,先開始學習吓。」旁人難以相信,事實連她也測不透自己的內心世界。
迷戀愛情
拍「Loving you我愛你」演得細緻入味,現實中,多年來的情感生活也是多采多姿的。「我女校出身,入到訓練班,見到男仔覺得新鮮好奇,好快就拍拖。」二十歲開始第二段感情,「對方集爸爸朋友老師於一身,大我十年,好正。跟他一起好有安全感,無諗過同個男仔咁close。」出道一年後,她的爺爺嫲嫲去世了,從此再無束縛,「我想點,就點」。
還成了個戀愛專家,「講愛情要講對手」,她笑說。「我是戀愛狂,好鍾意盧巧音的《喜歡戀愛》,說中了我心事,『誰人都可愛,誰也可不愛』,我只喜歡感覺……已忘記幾多段感情,但pattern都一樣:鍾意,無feel,不鍾意。『feeling走咗,為佢做咩呀?見都唔想見,不要對我咁好。』。」也試過走到極端:「當你鍾意一個人,好想跟他一起,投放好多愛,但對方俾唔到咁多愛,他愈少搵我,我愈frustrate。」她喚作「死雞無人愛」。
一巴掌打醒
「我相信愛情可永恆,但十幾年也不知問題所在。幾十年都係咁,唔掂。」三十歲,是她的轉捩點。「當時心裡有聲音說:『你行夠未呀!』。」參加「藝人之家」的聚會,剛巧講題是「迷戀」:「牧師講感情,提醒不可讓童年陰影影響著,原來我童年缺乏愛,有人給我少少愛,就當水泡緊緊抓著,我還以為是熱情。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但遇到問題我就想盡快完,連解決都不想……這篇道好像揭開謎底,怪不得我咁失敗。」
1998年,她的事業經濟同樣陷入人生最低潮。「嫲嫲常教我積少成多,但搵錢愈多愈迷失,買一間住不晒的屋,根本afford不起。搵到錢,又驕傲,看不起拍的片;為平衡心情,買名牌,揮霍,身邊全是酒肉朋友。」她說,一連串的挫折與經歷,終把她一巴掌打醒了。
我的companion
「其實三年班已接觸主日學,神是我的companion。細個無人給我撒嬌,祂就一直安撫我:『妳可以獨立的!』。」入到娛樂圈,紙醉金迷的生活漸漸遠離神,但身邊總有天使,「想走歪路,就提醒我:『這些不適合妳的,妳不會快樂!』;我有事,祂show up;我錯了,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覺得不配有更好的,祂卻沒有放棄我,還安慰我:『不緊要,個個都會迷失,只要知錯肯改過。』。」跌到焦頭爛額,幸好還生存。她說,是信仰給她力量,重新開始。
「我在無愛的環境成長,長大後,想跳入另一個環境搵愛。我搵不到一個爸媽,以為可以搵愛情……最終發現,愛情不是最hurt我的,而是我需要愛。」童年的痛楚依然存在,「屋企給我什麼,無法改變,但我可把自己的人生放在更幸福的地方。信仰教我原諒屋企人,他們都不想的,如果不原諒,這包袱永遠背著,永遠也不幸福。」
幸福的位置,是抽象的。行盡自由路的鄧萃雯,形容自己像海綿一樣,對人生感受很深。今年四月,她受洗加入教會,在浸池中大喊一聲「我非常願意!」,決意把生命的主權,交給自小陪伴左右的companion。
鄧 萃 雯 受 訪 記
http://www.gnci.org.hk/index2.ph ... ci.org.hk/home2.php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09
你一定得看看!你還缺了什麼?這裡一定找的到 !完全免費!!!
力克先天殘缺還看美麗人生
|
力克的兩場佈道會週日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均全場爆滿,估計有近四萬名觀眾。力克在於1982年12月4日早上誕生於澳洲墨爾本的一個基督教家庭,他的 父親是一位牧師。力克出生時無手無腳,只得左下肢有一個「小鼓槌(像兩隻腳趾)」,連醫生也無法解釋這是怎樣的一種病症。雖然力克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 徒,但看著這無助脆弱的長子力克,也禁不住沈重的打擊。長達幾個月,力克的父母無語問上天,沮喪、絕望、埋怨、痛苦到終日只能以泪洗面。連力克父親牧養的 教會兄姊,也只能以哀悼的心情,為這個不幸的牧者家庭禱告。每個人都問:「主呀,若神是愛,為何祂讓這麼糟糕的事發生在基督徒的身上?」
過了一些日子,力克的父母終於靠著神的話語漸漸釋懷。憑著聖經雅各書一章2節:「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的經文,他們互相勉勵,並且開始在禱告中大聲喊出:「讚美主!」
力克奇跡地進入了主流學校上學。由於身體的缺憾,他在學校常常被人欺負,言語的奚落、恥笑已是家常便飯,有些孩子還會惡意捉弄他。他心中也曾因老是麻煩他人,而深覺自己是別人的累贅而自卑不已。
「對身體殘缺的狀況,很多時候會覺得沮喪、憤怒,因為我無法改變現狀,也無法怪罪別人。」力克就問神:「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路人甲還是路人乙?」小時 候,每當上兒童主日學,一聽到老師說「人是照神的形象所造的」這句話時,力克心裡就會冷冷的這樣想:「哦?是嗎?」因為既然是照「祂的形象」造人,「那為 什麼我出生就是沒手沒腳的畸形兒?」一想到這裡,他對上帝充滿著無解的疑惑與莫名的憤怒。
力克漸漸長大,想到了更多人生的問題。例如「爸媽死後,誰來照顧他?」、「一定沒有女生會喜歡我,會想跟我結婚、生子」等。「那時我真的不曉得上帝要我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力克覺得自己活著就是一個負累,於是一度想過要了結自己的生命。
直到有一天,力克讀到一段聖經「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羅馬書八章28節),心中突然閃過一個聲音:「別把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若非我的旨意,斷不會把這又大又難的事加添在你身上。」他開始嘗試去發現 神給他一個殘缺身體的用意。
身體殘缺,並不代表心智殘缺。力克透過穩定的信仰生活,開始發展積極人生,一一去克服別人對他的種種輕蔑、為難與挑戰。他努力不懈學習運用「小鼓槌」及頸 部肌肉等,終練成能自己穿衣、吃飯、打字、游水,真正殘而不廢。他開始相信,上帝給他一個「與眾不同」的身軀,也會給他一個「異於常人」的精采人生。他也 學會數算神給他的一切祝福,例如他有機會破例到主流學校讀書,因此他全心投入,廿三歲時就完成了財務規劃與會計商學雙學士學位。
力克坦言,他曾向神祈求:「假如祢給我手跟腳,我願意為祢到地極去作見證!」可是上帝卻回應他:「你為何一定要有手腳呢?你生命所經歷的,我都知道!」這使力克更加相信:「上帝知道我的苦處,明白我的重擔!」
力克期望未來不但能經濟獨立,也能走遍世界各地去為神作見證,與各種族、各國的青少年接觸,如今他的足跡除了踏遍澳洲,包括雪梨、布里斯本等大城市外,也 去過非洲肯亞、南非約翰尼斯堡、開普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等地演講。力克說:「不論上帝要我去做什麼,只要祂引導我,我都很願意。」
力克今次來港除出席兩場佈道會,亦會到壁屋監獄向少年囚犯打氣,然後再轉到四川探望地震孤兒。「最惡劣的殘障,不是沒有肢體,而是沒有盼望的人生。」
請瀏覽力克的個人佈道網站:
http://www.lifewithoutlimbs.org
来源:http://www.gospelherald.ca/news/mis_477.ht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