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8, 2009

當憂鬱來敲門

(摘自聯合新聞網)

鬱卒逾兩周 一定要求助

無薪假、失業潮籠罩,差的不只是「薪情」,還有「心情」。
有調查發現,八成放無薪假的人有「憂鬱傾向」,悶悶不樂。
醫師提醒,低潮情緒人人都有,若超過兩周鬱卒、對所有事都提不起勁、夜不成眠等,就要提防是不是憂鬱症。

人為什麼會產生憂鬱?

「憂鬱是正常情緒反應之一。」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朝雄說,腦皮質下有個狀似杏仁的杏仁核(amygdala),專記不好的事,製造焦慮、憂鬱、恐懼等情緒,可說是負面情緒的製造工廠。
但在精神科醫師眼裡,低潮不全然是壞事,關鍵在低潮的時間多長、對生活是否造成影響。

憂鬱症有什麼症狀?

許多人都曾有過憂鬱情緒,但什麼狀況才叫「憂鬱症」呢?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心理衛生科主任張傑文表示,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

精神症狀:情緒低落、沮喪、悲哀、失眠、食欲減退等。

思考症狀:悲觀、失去自信、罪惡感、無助、無望、甚至自殺意念等。

身體症狀:如頭痛、胸悶、倦怠感、心悸、便秘、各種自律神經失調。

我有憂鬱症嗎?

9大症狀有3樣 要當心:張傑文指出,心理醫師對於憂鬱症診斷標準,通常會以9種常見症狀來檢視患者。

1.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

2.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

3.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過度。

5.精神狀況過於激昂或遲滯。

6.疲勞或缺乏活力。

7.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

8.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減退。

9.反覆地想到死亡或有自殺的念頭。

以上9種症狀中,只要出現其中3種症狀,且時間持續兩周,就可能有憂鬱傾向,如果出現5種症狀,就已經達到憂鬱症的診斷標準,應盡快就醫。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黃正平說,最重要指標是「情緒低落、對外界不感興趣」。像原本愛讀報、看電視、爬山,或茶餘飯後聊是非,現在卻意興闌珊,嚴重者甚至覺得活膩了。

憂鬱症的症狀都一樣嗎?

不同年齡層,憂鬱症狀表現略有出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蔡長哲說,老年人憂鬱症常以身體病痛表現,青少年憂鬱症跟成人也不太一樣,不見得會情緒鬱卒,反易出現暴躁易怒、焦慮等情緒。

醫師提醒,成年人常因睡不著求助,青少年反倒可能睡太多,也可能變得愛吃。
另外,成績退步、蹺家逃課或同儕關係改變,甚至有自我傷害或暴力傾向等,都可能是憂鬱症表徵。

No comments: